山海科技发展网

06月29日最新时讯 黑幕曝光:手持105张医保卡,倒卖“二手药”,很多人上当了 医保基金流失严重

导读 药品作为一种受严格监管的特殊商品,其流通环节本应遵循严格的规范。然而,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职业收药人”,他们通过“高价回收”的方式,...

药品作为一种受严格监管的特殊商品,其流通环节本应遵循严格的规范。然而,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职业收药人”,他们通过“高价回收”的方式,诱导参保者聚集药品并进行二次销售,这一过程形成的药品被称为“回流药”。

近期,上海浦东警方成功破获一起利用医保超额配药非法牟利的案件,58名嫌疑人被捕,缴获药品超过1万盒,涉及医保卡105张。犯罪团伙核心成员指示他人超量配药,低价回收后再高价转售。

据警方透露,这些“回流药”因医保报销后的低价购入,经药贩加价后流向市场,远高于其回收成本,对医保基金和患者安全构成双重威胁。例如,市场价100元的药品,经医保报销后患者只需支付20元,药贩则以40至50元的价格再次出售。

随着医保政策的优化,报销比例提高,部分慢性病患者的负担大大减轻,但这也成为不法分子的可乘之机。全国各地多次曝出相似案件,如福州市一起医保诈骗案中,犯罪分子低价收药再高价转卖,涉及金额高达155万元。央视《焦点访谈》也曾报道云南“回流药”案件,涉案金额竟达到2亿元。

“回流药”现象背后,是药贩子利用医保和个人自费间的差额非法获利的链条。他们不仅等待药品上门,还通过各种借口借用他人医保卡,集中“进货”后大规模转售。目标群体常为对医保认识不足、易于被小利吸引的慢性病老年患者,涉及药品多为价格高、需求大的慢性病治疗药物。

这些回收药品的去向多样,有的流向监管薄弱地区的药店甚至非正规渠道,有的则通过网络平台低价出售。而“回流药”可能因存储或运输条件不符标准导致变质,甚至掺杂过期、假药,对消费者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购买“回流药”不仅危害个人健康,还可能导致医保基金流失,影响医疗保障体系的稳定。国家法规对此类行为有明确处罚规定,包括暂停医保结算、罚款乃至追究刑事责任。

公众应提高警惕,避免购买来源不明、价格异常低廉的药品,合理使用医保资源,及时举报疑似骗保行为,共同维护医疗保障体系的健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