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科技发展网

07月17日最新时讯 又一个首富,被房地产击垮 家居帝国梦碎

导读 又一个首富,被房地产击垮车建新,曾以“车建兴”之名广为人知,尽管他决然出让了自己亲手创立的家居帝国,却未能因此走出困境。上个月,红...

又一个首富,被房地产击垮

车建新,曾以“车建兴”之名广为人知,尽管他决然出让了自己亲手创立的家居帝国,却未能因此走出困境。上个月,红星控股(红星美凯龙集团有限公司全称)因债务压顶,无奈之下向法院提交了破产重整的申请。红星控股作为红星美凯龙(在A股与港股分别上市,代码为601828与01528)的第二大持股者,由车建新及其妹车建芳共同所有,上财年报告显示,企业亏损额高达271.85亿元,总负债达到325.25亿元,短期内到期的债务超60亿,而可自由支配的现金仅剩1.1亿元。又一个首富,被房地产击垮!

这已经是车建新竭力自救、不惜割舍部分业务的成果。作为“红星系”商业帝国的奠基者,近三年来,他连续出售红星地产的股份、美凯龙物业的股权,甚至将红星美凯龙的实际控制权拱手让人,29.95%的股份转让给了建发股份,借此筹得资金140亿元,但依然难以填补债务黑洞。

车建新的创业传奇众人皆知,他从江苏常州一名农家子弟、小木匠起步,凭借600元借款起家,开创了国内首批家居专营商城,逐步构建起庞大的家居连锁王国。红星美凯龙在其鼎盛时期,开设的家居购物中心超过了300家,超越了王健林的万达帝国。2018年,红星美凯龙在A股上市,作为“中国家具零售A+H第一股”,资本市场估值一度突破千亿,车建新的个人财富也随之飙升至430亿元,问鼎江苏常州及行业首富宝座。

然而,仅仅四年光景,这位地方首富为何深陷债务泥潭?答案依然是那熟悉的一幕:高杠杆操作与房地产业务的涉足。

车建新的事业版图远不止家居零售,他更像是一位商业地产巨擘,麾下拥有红星控股、红星美凯龙以及红星企发三大平台。红星美凯龙作为核心业务,聚焦于家居商场运营,实质上是地产运营商与平台服务商的结合体,不直接参与商品销售,而是为入驻商户提供一系列服务并收取租金和管理费,扮演着“包租公”的角色,以独特的连锁经营模式深耕家居建材领域。

红星美凯龙的迅速扩张恰逢商业地产价值飞涨,车建新趁势将该模式复制到全国,享受了早期的地产盛宴。然而,这一模式链条冗长,从购地、招商、运营到资产证券化、再投资,每一步都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

车建新对于房地产业的热衷不止于此。早在2007年,他就提出了“复合地产”模式,利用家居商场项目拿地,再发展住宅项目,被视为快速回笼资金的策略。2009年,红星企发成立,它不同于红星美凯龙的自持物业模式,而是依托品牌影响力,在家居商城周边开发住宅及商业地产项目。

2017年,面对房地产市场的蓬勃景象,车建新公开表示家居市场难达千亿规模,而地产巨头们早已突破五千亿,遗憾自己专注专业化路线二十年,错过了地产发展的快车。次年,他立下千亿目标,加速拿地。2019年,他还涉足房产中介领域,创立了美凯龙爱家,志在比肩链家。

在房地产黄金十年,车建新的战略看似成效显著,但行业寒流的到来却让他措手不及。即便在2020年,他仍斥资47亿接盘金科股份,全年拿地金额达到168亿,红星地产销售额达到顶峰的654亿元,红星控股资产规模膨胀至2678.62亿元,几乎是红星美凯龙的两倍。然而,背后却是债务的急剧增长,2020年底红星控股债务总额已超过1960亿元。

随着房地产市场降温与疫情冲击,红星系的家居与地产业绩双双下滑,车建新开始紧急出售资产以求自救。2021年,红星控股通过出售物流子公司、红星地产股权及美凯龙物业股权等措施筹集资金,同时尝试发行债券、债权转让及新零售转型,甚至亲自直播带货,但面对巨额债务,调整方向谈何容易。最终,车建新在去年6月卖出红星美凯龙大部分股份,换取了62.86亿元资金,失去了对自己苦心经营多年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红星控股的境况并未好转,进入2024年后,公司被执行的总金额逼近20亿元,多次面临股权冻结,车建新及其配偶的股份亦被司法冻结。

车建新从寒门崛起,凭借个人奋斗与时代机遇,从木匠逆袭成行业领袖的故事令人叹惋。他的品牌型商业地产模式曾是创新典范,甚至被哈佛商学院收录为教学案例。根本上,他未能及时去杠杆,将企业引回稳健发展的轨道,成为了最大的失误。

车建新的遭遇并非孤例,众多激进扩张、追求规模的首富们,他们的结局又将如何?这不禁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