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金融时报》近期社论指出,尽管发达国家致力于未来数十年的经济脱碳计划,但部分国家却对进口中国绿色技术设限,而这些技术对于加速脱碳进...
《金融时报》近期社论指出,尽管发达国家致力于未来数十年的经济脱碳计划,但部分国家却对进口中国绿色技术设限,而这些技术对于加速脱碳进程至关重要。文章强调,面对气候目标与保护主义的抉择,适时妥协于前者将惠及全球。
以电动汽车行业为例,欧盟计划至2035年终止燃油车销售,美国亦斥巨资推动本土电动车及电池制造。然而,在欧美电动车市场发展的同时,两国却将中国电动车进口视为“威胁”。实际情况是,美国鲜有进口中国电动车,并已实施高额关税政策;欧洲虽有较多中国制造电动车流入,但相对其整体市场规模而言,占比依然有限。
文章呼吁西方国家应理性看待现状,指出欧洲电动汽车发展目标的瓶颈并非中国产品过多,而是本土行业转型缓慢,特别是在大众化电动车市场,中国产品的性价比优势不可或缺。美国同样面临类似情况,高昂的电动车价格与公众购买力间的矛盾因生活成本危机加剧,而中国产品的引入能有效拓宽市场选择,促进电动车普及。
通过二手市场反映出的强烈需求表明,低价电动车市场潜力巨大。因此,西方国家应开放姿态接纳中国,无论通过进口还是鼓励中方在当地建厂生产。英国未参与加征关税的做法被视作积极信号。
社论最后提醒,不应低估中国在全球脱碳努力中的积极作用,尤其在推动零排放交通转型方面。尽管需平衡本土绿色产业发展与地缘政治考量,识别并利用中国在这一进程中的合作潜能,应当成为西方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