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为强奸未成人司机辩护该不该被骂
近期,一起涉及网约车司机的案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在云南,一名网约车司机邀请一名16岁女乘客前往宾馆房间,随后实施了性侵。该司机鲁某已被判犯有强奸罪,处以三年有期徒刑,并向受害者赔偿经济损失15000元,取得了受害者的谅解。然而,此案中引发热议的焦点并非受害者或施害者,而是辩护律师的言论。律师提出女孩应当预见到风险,这一观点在网络上遭到强烈批评,即便司机已受到法律惩罚,针对律师的负面评论仍持续不断。律师为强奸未成人司机辩护该不该被骂!
这种现象揭示了人们在面对某些议题时,情绪反应往往先于对事实的冷静分析。传播学中的“后真相”概念恰巧描述了这一现象:情绪主导了公众的认知过程。虽然心理学告诉我们,情绪更多源自个人对事件的看法,而非事件本身,但在实际中,多数人的情绪直接由事件触发。媒体报道倾向于突出能激发强烈情绪的信息,使得这起未成年人性侵案因律师的争议性言论再次成为焦点,激起公众的愤怒。
律师为被告辩护而遭受指责,并非新鲜事。辩护制度旨在保护无辜,确保审判公正,即使这意味着为不受欢迎的被告争取权益。的确,有少数律师利用法律漏洞,违背道德,追求私利,这些行为理应受到谴责。但从理性角度看,辩护是法律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穷尽所有可能,确保判决公正无误。对本案律师的谩骂,忽视了其职业行为的正当性及辩护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此外,事件也提醒我们关注受害者安全意识的培养。尽管不应将责任归咎于受害者,但提高个人防范意识,尤其是在面对潜在风险时,至关重要。网约车平台的安全措施,如监听功能,需进一步强化,以预防类似悲剧重演。
总之,这起事件不仅暴露了法律与情感之间的张力,也强调了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公众应通过理性对话促进理解和进步,同时,社会各界需共同努力,提升安全防范机制的有效性,保护弱势群体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