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科技发展网

07月03日最新时讯 深中通道一安防技术源自福建漳州港 创多项世界纪录

导读 6月30日,深中通道正式通车,它横跨珠江口伶仃洋,连接了“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城市群,成为一项重大的国家工程。值得注意的是,这条...

6月30日,深中通道正式通车,它横跨珠江口伶仃洋,连接了“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城市群,成为一项重大的国家工程。值得注意的是,这条位于水下40米深、被称为“水下动脉”的深中隧道,其先进的防灾救援技术体系源自漳州,并创造了多项世界安防记录。

深中通道全长约24公里,集桥梁、人工岛、隧道和水下枢纽于一体,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交通枢纽。深中隧道作为当前全球最长、最宽的海底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全长6845米,预计每日通行车辆可达10万辆。如何在这条水下隧道内有效应对火灾风险,成为了规划与建设团队面临的重大挑战。面对这一世界级技术难题,我国工程师曾多次赴海外类似工程考察,却遭遇了技术封锁,这促使团队坚定了自主研发的决心。

随后,招商局深中通道项目组召集了来自各地的上百名科研精英,在漳州集中力量,针对“超宽特长海底隧道的通风排烟与防灾救援关键技术”进行集体研究。他们在漳州开发区汤洋工业园区搭建了深中隧道的模拟环境,进行了大量防灾测试。历经7年,研究人员穿着防火装备,实施了上百次真实火灾场景及疏散演练,深刻理解了沉管隧道火灾的特点,积累了丰富的数据。

基于这些研究成果,科研团队突破了一系列技术难关,包括沉管隧道的通风排烟和消防救援技术,填补了国际海底沉管隧道火灾防控的技术空白。特别是他们研发的海底沉管隧道顶部横向排烟技术,排烟效率提升了42%,为超大断面海底隧道建立了一套世界领先的防火排烟系统,为紧急救援和人员疏散赢得了宝贵时间。

漳州孕育出的这些创新技术,成功解决了深中隧道面临的安防挑战,为深中通道筑起了安全屏障。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马二顺对此表示高度赞扬,认为这一成果不仅体现了新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更为全球同类超级交通工程的火灾应急技术提供了中国智慧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