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晶,昔日的跳水皇后,即将在巴黎奥运会上担任跳水裁判长。这一消息让她再次成为公众焦点,被视作奥运舞台上的“大女主”典范。
曾经的跳水女王,如今的裁判长。
时隔许久再见,郭晶晶已经成了大众眼里这次奥运会「大女主」的最强代表。
紧接着,各种「女王」表现被翻出。
比如,郭晶晶与豪门老公霍启刚相伴看比赛。
央视镜头扫过,解说直接略去了霍启刚的姓名,彰显出女方的大众形象地位。
「跳水名将郭晶晶和她的先生」
还有,有人回忆郭晶晶曾回答港媒问:
「霍启刚每天都有好好打扮,所以我不会出轨」
家庭地位昭然若揭。
于是,郭晶晶的各种经历也被考古。
从豪门话语权到婚姻家庭的经营,以及个人的成长之路,盛赞不断。
不少人惊叹于她内核稳定、意志强大,又有股云淡风轻的气质。
有趣的是,早年间郭晶晶作为体坛明星,媒体口碑实在不算好。
恋情闹到满城风雨,比赛状态也经常受到质疑。
甚至还不时爆出「黑脸」「耍大牌」的消息。
如今风评全面反转,难免让人好奇背后的变化。
鱼叔考古归来,发现能聊的确实不少。
很难想象,曾经的郭晶晶大众口碑差到什么程度。
直接用跟媒体「交恶」多年来形容,也未尝不可。
若要追溯,就不得不提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黑脸」事件。
当年,退役两年的「大魔王」伏明霞被召回,仅训练数月就在赛场上摘金。
颁奖时,拿了两个银牌的郭晶晶面色不佳。
勉强地展露笑容,强撑完领奖仪式。
然后,就被骂惨了。
不少人将她的黑脸解读为「输不起」「嫉妒」「争强好胜不大气」......
更有媒体描述她对伏明霞报以「怨恨的眼神」。
与其如今淡然自信的形象不同。
很长一段时间里,媒体给郭晶晶的人设都是「争强好胜」的。
她与伏明霞在赛场内外的表现,被编排成一桩无形的比赛调侃数年。
事实上,曾经的郭晶晶确实是不服气的。
相关纪录片里,她提到悉尼奥运会的遗憾。
觉得不管是训练时长、态度、身体条件,自己都不该输掉比赛。
而现实也是,她太想赢了。
奥运会前的受伤与失误,让外界质疑与自我怀疑双双加码,她急需一场胜利证明自己。
而急切让心态走形酿成失误,原本领先的成绩也被逆转,止步亚军。
悔恨、委屈、无奈、不服混杂着袭来,一时难以处理。
这才有了所谓的「黑脸」事件。
这件事甚至成了她多年来的一个心结。
不少媒体稿件中提到,郭晶晶当年为此以泪洗面。
即便多年后时过境迁,她已经赢了那么多场比赛。
每每提及千禧年也都难忍情绪,不忘当时万念俱灰的感觉。
「所有组都拿冠军,只有我们组没有,没有经历过是不知道的,真的觉得很心酸」
越是失败,越是渴望胜利。
悉尼之后,郭晶晶全面转变训练心态,备战下届奥运。
各种采访里毫不掩饰胜负欲和对冠军的渴望:
「渴望赢、不服输」
如今看来,一位运动员想要争第一拿金牌的冲劲无可厚非,甚至值得褒奖。
但在当时,这份「想赢」的心情让郭晶晶受尽嘲讽。
一方面,基于「黑脸」事件,不少人觉得她执着输赢而显得心胸狭窄。
另一方面,「千年老二」的外号也在那些年越叫越响,显得她越想赢越是痴心妄想。
好奇怪,社会环境明明以输赢论成败。
但当一个人,尤其是女性,流露出想赢的欲望时却往往会被嘲笑不体面。
意思是,你可以想赢,但不能明说,更不能让人看出来。
大众青睐天才叙事,仿佛只有不费力的赢才是优雅的,才配称之为传奇。
从这个角度上讲,郭晶晶早年的媒体口碑差也能理解了。
可以说,她当年的很多表现几乎踩遍了彼时大众对于女性评判标准的雷点。
比如,十分自信。
经过多年媒体曝光、赛事经验积累、甚至是奖牌堆出的信心,她的心态日趋稳固。
她确定自己的「优秀」,不以外界评价为转移。
强健的自我又带来状态上的稳定。
这让郭晶晶面无表情拿金牌一度成了名场面。
-拿金牌为什么没哭
-我知道自己的水平,我胸有成竹
可惜,一个自信、冷静、情绪稳定的女人在那时还算「异类」。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郭晶晶在世界杯三输吴敏霞摘得银牌。
媒体大有兴师问罪的架势,从年龄到衣服质疑了个遍,逼郭晶晶解释失败原因。
但郭晶晶笑容以对,没觉得银牌是失误。
大概就是因为这次输了比赛没及时「认错」。
矛盾步步激化,酿成了后来的「耍大牌」事件。
与媒体之间的剑拔弩张,也因为她要强而不愿低头。
她拒绝配合卖惨营造什么传奇故事。
1996年的意外骨折对其职业生涯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
那时她身边的声音几乎全是「郭晶晶就这样了」,绝望心情可想而知。
但很少听到她诉苦,个中艰辛多数一带而过。
背后的故事只能从别人口中零星得知。
另一方面,她也抗拒被过度审视。
因媒体一度无限放大她与田亮、霍启刚之间的情感故事,捕风捉影造出许多不实新闻。
各种「攀附豪门」的拜金攻击和桃色揣测接连不断,让其几乎处于一种应激状态。
郭晶晶一度「叛逆」到经常答记者问不超过十个字。
于是,那些年的「黑脸耍大牌」报道尤其多。
再就是如前文所说,不掩饰欲望。
她不掩饰,也是因为掩饰不了。
那种哪怕寸劲积累也势必要赶超的姿态背后,是对顶点的极致渴望。
这份精神力会自然流露,哪怕你是沉默的。
就像郭晶晶一直觉得自己「脾气挺好的」。
但身边人却总说她,身上有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狠劲儿。
她一次次跳入水中,话语和情绪淹没在水花里,却推着她走到如今。
一路看下来,觉得郭晶晶如今口碑反转并不让人意外。
她的要强、坚韧、不服输、以及不息的向上欲望,无论何时何地都势必滋养成就她的心智,以打造出坚固的生活。
倒是郭晶晶的口碑反转背后,藏着近年对女性品质评判标准的变化。
曾几何时,坚韧要强的女性是时代的非主流。
但如今,却已成趋势。
群体女性的主体欲望爆发而再难被忽略。
「想赢」不再是一种耻辱,想了才有可能,敢赢也是生命力的表现。
「要强」也不再是一种不合时宜的坚硬,而是摆脱被建构的「弱者」身份,找寻真实自我的姿态。
敢想肯做,不下牌桌,不定哪天东风一夜至。
但在那之前,深夜航船需要灯塔。
一个足够成功有力的女性榜样确实必要,大众对于郭晶晶的聚焦便是证据。
但与其沉迷歌咏,不如看到具体可行可复制的方法论。
事实上,只要考古郭晶晶,就很难不注意到另一位跳水女王伏明霞。
这位天才级别的运动员在职业生涯中未尝败绩,傲气张扬。
甚至在大众眼中,郭晶晶能拿冠军不是因为实力有了质的飞跃,而是伏明霞的退役。
悉尼奥运会的崩溃,也是因为与天才交手的压力加之自我困顿的心魔。
与伏明霞相比,郭晶晶的夺金之路确实坎坷漫长,似乎爽感下降很多。
但我倒是品出点别的。
相关采访中,郭晶晶曾透露自己起初毫无竞争心态。
是入选国家队之后,在大环境和用作对比教育的伏明霞的刺激之下,才有了想赢的欲望。
这很难不让人想到《我的天才女友》中,莉拉与莱农之间别样的友谊张力。
即便莉拉因家境辍学,与莱农走了不一样的路,这股张力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拉着二人一起向前。
小镇图书馆借阅名单上,两个人的名字紧挨着,无声的角逐是友谊的另一种样貌。
好在,这种女性关系的样貌也在今日祛除了「雌竞」诅咒,看到珍贵。
但话又说回来,天才叙事虽然激励人心,但仍与普通人太远。
你我靠近灯塔最快的方法其实就在手边,却总是因为太朴素被忽略。
《天才基本法》里,林朝夕一度绝望于自己与天才裴之之间的距离。
普通人要做到与天才并肩,就像在赌局里做到稳赢不输。
怎么可能呢?
但就在重新检阅成长的穿越故事中,林朝夕找到了一个答案。
「——那每天努力也是一样,增加一点微小的概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赌注翻倍,成为人生赢家?
——一以贯之的努力,不容懈怠的人生。每天的微小积累会决定最终结果,这就是答案。」
这个答案,与郭晶晶总结的训练方法十分相似。
都是为了零点一的进步,付出恒久的坚持。
所谓千帆过尽后淡然坚韧的秘密,其实就在一次次无声的动作训练中。
是不够传奇,却是足够真实的自我成就的密辛。
区别在于,跳台高筑。
谁敢真的迈步,纵身跃入隔绝掌声也隔绝叹息的水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