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斯会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下一个尼克松吗?
8月19日,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在芝加哥拉开帷幕,为期四天的大会上,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将与明尼苏达州州长沃尔兹正式接受民主党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提名。摩根士丹利前亚洲区主席、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在Project Syndicate发表文章,分析了哈里斯和特朗普这两位可能的总统候选人在外交政策上的不同之处。罗奇认为,虽然两人都不是外交领域的“远见卓识者”,但哈里斯选择沃尔兹作为副手,或许预示着中美关系可能出现尼克松访华以来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半个世纪前,尼克松在8月宣布辞职,与此同时,他在任期间的外交政绩也被人们铭记。作为一名坚定的反共主义者,尼克松于1972年访华,此举震惊全球,并成功孤立了前苏联,最终帮助结束了冷战。如今,中美两国关系日益紧张,迫切需要一个类似的战略突破,以避免因误判而导致的冲突升级。
如果特朗普再次当选,他可能会继续将关税问题作为解决中美冲突的主要手段。过去,他将对华关税从2018年的3%提升至2020年的19%,而现在他更是提议将关税上调至50%-60%。然而,这样的做法只会推高美国国内物价,增加进口成本,并进一步加剧贸易赤字。
相比之下,哈里斯虽然可能不会大幅提高关税,但她倾向于延续拜登政府的“小院高墙”政策,这一政策被中国视为全面遏制和打压。然而,这种策略无助于缓解中美之间的紧张局势。在台湾问题上,哈里斯和特朗普的立场或许有所不同,特朗普曾表示,台湾应为美国的保护支付“保险费”,而这种以交易为主导的外交方式可能会将遏制中国的成本转移到台湾身上,虽然这可能缓解美中直接对抗的紧张关系,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国冲突。
哈里斯选择沃尔兹作为竞选搭档,或许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沃尔兹与中国有着特殊的联系,曾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期间在中国旅游和任教,并在国会任职期间重点关注中美关系中的人权问题。沃尔兹强调中美对话的重要性,主张两国之间必须进行建设性的沟通,这种实用主义的态度或许能够为中美关系带来新的转机。
虽然副总统通常难以影响重大政策,但沃尔兹对中国的了解和立场,或许能在哈里斯政府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中美关系的改善。他与哈里斯在对华政策上的协调,可能会帮助美国避免在每个冲突点上固执己见,而是优先考虑重启与中国的对话与合作,这与尼克松当年突破意识形态束缚、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举措有相似之处。
当前的国际环境与冷战时期有许多相似之处,而此时更需要一个冷静且有远见的领导者来缓和超级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如果哈里斯在11月的大选中获胜,她或许有机会成为这一历史性转变的推动者,将中美关系从对抗引向竞争,从冲突升级引向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