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巴黎奥运会结束,中国队取得了40枚金牌的优异成绩,与他国并列金牌榜首位,圆满完成了此次奥运征程。
奥运期间,中国金牌选手的商业价值显著提升,尤其以潘展乐为例,他赢得男子100米自由泳冠军后,其名字成为了消费市场的热门标签。某泳镜品牌借势推出“潘展乐同款”,销量迅速增长,仅此一项便增加了3000多件销售记录。这仅仅是金牌选手商业潜力的初步展现,众多知名品牌才是背后真正的推手。
早在奥运开幕前,就有70多家国内外品牌与多位有望夺金的运动员签约,意在借助奥运东风,开展体育营销。其中,伊利、李宁、安踏等品牌因赞助的运动员夺得大量金牌而成为大赢家。
尽管如此,品牌赞助之路并非全然顺利。李宁虽因赞助的运动员表现亮眼而备受瞩目,但其“龙服”却因乒乓球赛中的吸汗问题遭遇轻微非议,成为一个小插曲。而安踏则以赞助队伍最多、共获18枚金牌的成绩,与李宁并驾齐驱。
伊利除了是官方乳制品赞助商外,还广泛牵手游泳、跳水、羽毛球等多支国家队及个人运动员,特别是与网球新星郑钦文的合作。郑钦文在巴黎奥运会上创造历史,为中国夺得首枚网球单打金牌,极大提升了个人及伊利的品牌价值。她个人已与近10个跨行业品牌建立合作,年收入高达约5000万元人民币,荣登《福布斯》女运动员收入榜。
值得注意的是,网球选手在商业市场上格外吃香,郑钦文所属的IMG经纪公司旗下还有李娜、谷爱凌等高收入明星,预示着郑钦文未来的商业潜力无限,年收入破亿可期。
电商平台数据显示,郑钦文、王楚钦等奥运冠军带动了相关品牌销售额的激增,仅单一平台就实现了数亿级别的增长,展现了他们在消费者心中的巨大影响力。他们的同款商品成为市场宠儿,如郑钦文的网球鞋、乒乓球用品等需求旺盛,显示了年轻一代运动员正逐渐成为商业带货的新势力。
巴黎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也见证了运动员商业价值的飞跃,金牌得主们在赢得荣誉的同时,也迎来了商业上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