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皓月当空,中元节在这样的夜晚里,不仅是节日的庆祝,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它唤起我们对家族前辈的记忆与敬仰,也促使我们探寻节日背后的深层含义和科学解释。
中国有四大祭祖节日:清明、中元、上巳、寒衣。
其中最有奇幻色彩的,便是中元节。
人们常称中元节为“鬼节”,许多离奇的鬼怪故事,皆以此为背景。
可实际上,中元节的内涵绝不止于此。
它最早起源于民间“秋尝”的习俗。
秋收季节,人们将成熟的谷物献给祖先,祈求来年有个好收成。
因为七月十五是下半年第一个月圆之夜,秋气新来,因而人们将这天定为祭祖日,俗称“七月半”。
后来,七月半又融入了佛教盂兰盆节“解救苦厄灵魂”的意味。
道教“三官”中的地官“赦罪”,允许鬼魂在这一天得到解脱的说法。
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意思是说,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追念祭祀祖先,老百姓的道德风俗就会归于纯朴厚道。
我们过中元节,并不是畏惧鬼神,而是想要传达一种态度:
即便阴阳相隔,我们的心依然在一起,爱不会消亡。
人生短短几十年,当我们追问“我是谁,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时候,总是会感到迷茫与不安。
但在中元节,我们能得到一个很确切的答案:
我们是从祖辈的生命中脱胎而来,我们也将像他们一样,回归大自然的怀抱。
他们是我们生命的坐标,也是离我们最近的灯塔。
奥南朵在《对财富说是》一书中说到:
“当你感觉自己没有支援,很累,什么都要自己来的时候,就代表你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
你并不是孤单一个人,你有父母,在父母的背后还有长长的祖先,你是最小的一位。
他们把生命传到你身上,没有他们,你并不会在这里。
在这股生命力量里,你是最小的,生命通过一代代祖先传到你身上。”
是的,我们的相貌里藏着先祖的影子,基因中刻着先祖的经验,生命本身就蕴含着他们对于人世的希望。
在世世代代生命的延续中,我们也只是个孩子。
很多人祭祖之后,都会有一种重新充满力量的感觉。
这是因为,在追溯生命源头的时候,我们终于有了一种现实的确定感。
我们不再把生命视为悬在死亡上空的摇篮,而是有源之河,有根之木。
史铁生说:
“我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上添意思光亮。
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蜡烛。”
无论是巨星、火炬、还是蜡烛,故去的亲人,总会照亮我们的孤独。
大卫·伊格曼在《生命的清单》中说:“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当你下葬,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他们宣告,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你悄然离去。
第三次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个宇宙都将不再和你有关。”
电影《寻梦环游记》中,也有类似的设定:
只有有一个人记得,死去的灵魂便能在亡灵节时,通过万菊桥重返人间,与家人团聚。
如果没有人记得他,他就会迎来终极的死亡。
中元节的意义也在于此。
它让我们空出时间,重温与亲人相处时的点点滴滴。如同拂去镜面上的灰尘一样,使记忆重新变得清晰。
当已故亲人的音容笑貌重新浮现时,我们便能确信。
即使此刻无法相见,但我们曾经在一起的那些岁月,永远封存在心里。
《小王子》中说:
“重要的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就像花一样,如果你喜欢一朵长在某颗星星上的花,那夜里看天空就会很温馨,所有的星星都好像开着的花。”
我们的眼睛无法再见到他们,但是内心可以感受到。
即便肉身消亡,可我们的心依旧连在一起。
这份不相见却确凿存在的的牵挂,能够让我们克服对于死亡的恐惧,带着他们的爱好好活下去。
歌德曾说过:
“死,使善者坚强,使智者认识生,教他如何行动。”
在中元节,我们探讨死亡,并不是为了陷入“一切终将消亡”的恐惧,惶惶不可终日。
而是希望我们能更深刻地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思考今后应当如何生活。
有一部剧叫《妻子变成小学生》,讲述了一位已故女子的魂魄无意间附身到一位小学生身上的故事。
当她以小学生的躯体回到原来的家时,发现丈夫和女儿依然活在10年前失去她的阴影中。
自从她去世后,家庭相册不再有新的照片,院子长满了杂草,田地也荒芜了。
丈夫和女儿日常点外卖凑合吃,不再享受生活。
看到这一切,她心痛至极。
她原以为十年过去,家人早就已经振作起来,重新生活,可没想到他们居然从此一蹶不振。
她说:“如果一直盯着已经失去的东西,不会觉得余生太过漫长了吗?”
于是在她有限的时间里,她鼓励女儿谈恋爱,支持丈夫开始新的生活,也前去见了自己母亲最后一面,与母亲认真告别。
看着他们好起来,她才终于放心离开。
如果已故的亲人重新回到我们身边,相信他们也不希望看到我们因为他们的离去而意志消沉。
过好当下,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
更何况,他们并未真的离去。
我们的身体中流淌着相似的血液,每一次照镜子,都能从眉眼中看到他们的影子。
如何带着他们的希望与祝福,继续走下去,才是死亡教育最核心的课题。
电影《大鱼海棠》中说:
“这短短的一生,我们终将失去,不妨大胆一些,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个梦。”
在中元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不妨想一想,这短暂的一生,我们到底要怎样活出生命的意义。
怎样才能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呢?
在《思维的囚徒》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个说法,叫“OPA意义准则”:
O:Others.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不要总是陷在没有必要的内耗中,思考别人是不是讨厌我们,而要真正去建立一些志同道合的关系。
一起做有意义的事,互相鼓励,互相成就。
P:Purpose.对从事的工作要有崇高的目标
我们的一生会有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工作上,如果总是抱着混日子的想法,自身的意志就会越来越消沉,自我价值感也会逐渐降低。
A:Attitude.用积极的态度拥抱生活
当一件糟糕的事情成为既定事实之后,我们可以悲观消极止步不前,也可以积极看待,寻求突破,靠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改变它的结局。
做到了这三点,我们便学会了如何爱他人,如何爱自己,如何爱世界。
学会了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无限意义。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有些人活在过往的失败里,几十年走不出来;
有些人活在对未来的焦虑中,畏首畏尾不敢行动,蹉跎一生,这些都不是明智的选择。
只有在生活的艰辛中,戴着镣铐跳舞,在面对的每一个不确定的未来时,都能划着断桨出发,才不枉费在这世间体验一趟。